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患者群体,因为使用抗抑郁药物需要非常的谨慎,不仅仅需要考虑抗抑郁药物的疗效和耐受性,重要的是,还得提防使用药物后可能会升高自杀风险,对此,美国FDA要求药厂对抗抑郁药物包装盒上要有黑框警告,提示其风险。
在今年的Lancet杂志上,来自郑州医科大学的谢鹏研究团队的周新雨等人,评估阿米替林,西酞普兰,氯米帕明,地昔帕明,度洛西汀,依他普仑,氟西汀,丙咪嗪,米氮平,奈法唑酮,去甲替林,帕罗西汀,舍曲林和文拉法辛等药物应用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疗效,结果发现,与安慰剂的疗效相比,氟西汀是一个具有差异的药物。
对于自杀风险方面,美国FDA曾对抗抑郁药物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进行了Meta分析,结果提示,同给予安慰剂治疗的儿童相比,接受抗抑郁治疗儿童的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是安慰剂组儿童的2倍。
此外,2014年4月发表于JAMAPsychiatry杂志上的研究提示,儿童和青少年在高剂量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头3个月,更易发生自杀行为,而25-64岁的患者汇总,其自杀行为风险却无明显不同。
因此,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,非药物治疗的手段变得受欢迎,而锻炼就是其中之一。对此,来自英国诺丁汉大学精神卫生的TimCarter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。
其结果发表于近期的JournaloftheAmericanAcademyofChild&AdolescentPsychiatry杂志上,其研究的目的是,对于13岁-17岁的青少年而已,评估锻炼对于抑郁症状的治疗效果。
研究从7个电子数据库中选择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,文章的筛选、数据提取以及试验方法学质量评估,是由2个独立的研究者进行的。
终一共纳入了11项临床试验,其中8项研究提供了进行计算标准化的效应值的必要数据。结果提示,锻炼针对抑郁症状的减少呈现出统计学上的中等总体效应。
具体而言,对于方法学评分较高的试验(使用Delphilist评估),并未呈现出统计学上的差异;但对于样本量较大的临床试验而言,也呈现出统计学上的中等总体效应,并且异质性很低(I2=44%)。
该研究的结论为,对于青少年而言,体育锻炼能够的改善抑郁症状,是一种值得为之一用的治疗方法,但是为了降低偏倚,还需要进行更大样本的临床研究,以进一步的证实其抗抑郁的疗效。
本文章链接地址:http://www.ahlfsy.com/yyz/1108.html